订单生产赚外汇兴义市革上村发展藤编产业小记

简要描述:

  • 产品型号:
  • 产品发布:离心机
  • 更新时间: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a in /www/wwwroot/sihai-group.com/cache/template/37c2/88c2/25ab994fa518ed84d27f.html on line 137

    Notice: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null in /www/wwwroot/sihai-group.com/cache/template/37c2/88c2/25ab994fa518ed84d27f.html on line 137
    1970-01-01
  • 访  问  量:1354

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详细介绍

  “截至9月底,我们村加工的藤编产品已自主出口美国两个批次,已成功赚回外汇86000多美元,这两批产品为我们打通进出口渠道、实现产品源源不断顺畅远销海外打下了基础。”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李国斌带着记者边参观藤编产品生产流程,边介绍产品产销情况,语气中很是兴奋。

  10月的革上村,村民们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他们更高兴的是,村里办起了藤编工艺品加工厂,让他们在家门口务工,“钱袋子”鼓了起来。

  疫情期间,如何让无法外出务工的家庭贫困劳动力有收入来源,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李国斌与村两委多次研究共商,并四处寻找资源,最终决定在革上村开办劳动力密集型的藤编工艺厂,以产业支撑就业,让当地老百姓在自家门口打工且有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收入,同时便于照料老人与孩子,还可解决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这一难题。

  今年3月,该村整合资金建起了精准扶贫藤编工艺车间,购进了一系列生产所需设备,并与专门从事藤编生产销售的黔西南州久木佳和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采取边培训边生产的方式开启了产业发展之路。

  记者在该村新建厂房的成品库里看到,规格尺寸不等的藤编桌椅、沙发等产品,整齐地堆放在仓库里,这些按照每个客户需求定制、即将发往美国的藤编产品,承载着该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今年34岁的许燕是革上村坪上组村民,在工厂里上班做缝纫工已有两个多月,每月有4000多块的工资,其爱人也在厂里做组装工作,一个月也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对许燕来说,在自己的村子里上班,不但有了稳定的收入,还不用背井离乡外出务工顾不上老人孩子。“建在家门口的这个藤编厂,真的很好,离家近,方便带孩子上学、照顾老人,家里种的土地又可以照管得到,比以前在外面打工好得太多了,我们大家都感谢政府、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农民得到实惠,我会珍惜这么好的就业机会,好好做下去。”说起在藤编厂的工作,许燕很是感恩。

  正在厂房里组装藤编产品的周鹏,是革上村湾子组村民,家里3个孩子,一个今年刚考上大学,两个在上初中,正是花钱多的时候,现年45岁的他想在外找份能挣钱的工作很难。今年3月进厂的他,现在每月有4000来块钱的收入,解决了他的大难题。周鹏和记者说:“我的工资加上家里每年卖茶叶的收入五六千块钱,家里的基本开销不成问题,真的很感谢这里的帮扶干部为我们老百姓做的实事。”

  目前,革上村的藤编产品加工已在七舍镇及相邻的捧乍镇、鲁布格镇的7个村开设了8个分车间,形成了以革上村为加工中心的规模化产销格局,带动了200多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村民就业,在各分车间灵活务工的村民有300多人。

  李国斌介绍,藤编加工厂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员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订单,让更多的贫困劳动力、普通群众参与进来,实现就近务工增收。“要让一个偏远乡村发展起来,其实是要发展产业,在寻找产业的过程中能够开办一个产品远销海外的工厂,并让普通群众参与进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质,这让我们深感自豪。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的最后总攻阶段,发展这个藤编厂能够很好地巩固脱贫成效,同时也可为明年的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李国斌对藤编厂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文/图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定平 通讯员 刘双琳)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国黔西南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官网:邮箱:

产品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
©2022 米乐m6官网app入口下载地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