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描述:
详细介绍
2月8日,上海市科委制定并发布《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方案》提到将计划重组和新建一批市重点实验室,并引导市重点实验室持续购置高能级的科研仪器设施
《方案》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结合上海市重点产业与区域发展需求,计划重组和新建一批市重点实验室,另组建若干市区共建市重,成为本市高水平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覆盖各领域主要方向,集聚两院院士和科研团队、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承担我市战略任务能力、支撑企业创新和产业高地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态势、科研基础条件和学术影响力明显提升。
《方案》分信息、医药、农业、制造、工程、能源、材料、数理、化学、生物学、海洋、环境、天文与空间、地球科学、综合交叉15个领域,根据研究性质进行分类建设:
(一)基础研究类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基础前沿和交叉学科方向,在本领域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获得新知识、建立新理论,产出具有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引领领域发展方向。
(二)应用基础研究类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求、上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方向,凝练本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提出原创性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三)前沿技术探讨研究类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聚焦本领域未来技术更新换代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的前沿引领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支撑重大技术发现和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符合重点实验室建设体系指南,定位清晰,名称、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合理。
(二)研究实力强,在本领域(行业)有代表性,有能力承担国家和上海市的重大科学技术任务。
(四)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重点实验室面积须在一千平方米以上,物理空间相对集中。
(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一般应是已良好运行和对外开放两年以上的部门重点研究机构。
强化条件保障和多元投入。支持市重建设良好科研实验条件,提供一定规模、相对集中的物理空间,保障高能级科研仪器设施的高效运转,有计划实施科研仪器设施的更新改造、自主研制。鼓励开展多元化投入试点,在争取推进部门、所在区经费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企业、基金、社会捐赠、“拨投结合”等社会经费投入,同时加大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向科研团队、技术骨干等的分配力度,力争形成较高的投入强度。
强化产学研合作和产业赋能。鼓励实验室科研仪器设施、科学数据等按规定向社会开放共享,积极开展科普活动。
优化资源配置和保障。支持市重以“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承担本市科研任务。市重人才团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市级表彰和奖励,为市重申报国家人才计划开辟“绿色通道”。引导市重持续购置高能级的科研仪器设施,开展进口减免税和通关便利服务。企业市重优先享受各类科技惠企政策。
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而仪器设施作为实验室的重要设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和新建过程中,设备更新和改造不可或缺。
优秀的自动化实验室仪器设施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的节省人力,建设良好的科研条件;提供更优质的样品和数据,从而提升科研实力,加速推动科研成果和应用。
ASHMAR在这里提供适用于多种领域的自动化实验室设备,一站式解决样品前处理全步骤:
产品咨询